全球 50%以上的人居住在城市,城市化和工业化在带给人类丰富的现代文明成果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日益凸现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紧缺以及大气温室效应问题,已经成为城市发展乃至文明发展的瓶颈,因此设计城市社区低碳零排放措施,建设舒适的居住环境,推动城市节能减排工作,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应对全球日益恶化的温室气体排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 城市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实现“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共赢、三生协同发展[1]。
低碳城市社区,是指通过能源、资源、交通、土地、建筑、教育等综合手段, 在城市社区规划建设和使用管理过程中的温室气体达到低排放或零排放要求,并鼓励社区居民从居住、办公、生活、休闲等各个方面予以配合。
1、做好城市小区低碳建设规划
传统的城市是单向模式,输入的是石油、电力,输出的是热岛效应和全球变暖;输入的是食品和资源,输出的却是垃圾……一个新的城市模型,能从阳光、空气和水中,吸取电力 和能量,将光伏发电系统按城市小区微网方式运行,满足社区用能需要,也可以将多余电量接入电网销售中心[3];能自己优化来自江河湖海的水体;能自己将垃圾和废弃物转化为资源。 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 75%来自城市,这其中又有 50%来自建筑。
做好城市低碳升级改造,需要在统筹规划的前提下,调整产业体系,设定碳排放目标,推行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4]。 在社区土地利用、住宅布局以及生活方式规划时,增强社区生态系统组成的多样性,增加系统能流、物流循环的复杂性,提高整体社区生态系统的自身调节恢复能力[5]。 在城市社区建设规划时就要考虑,如何让低碳社区的布局更符合低碳理念。
2、做好城市小区交通规划
亚当斯交通定律告诉我们,道路修得越多越宽,对私人小汽车的吸引就越大,就会促成车流量的迅速增加[6]。 交通是低碳社区、低碳城市关键的元素之一,在低碳社区的建设中,需尽量考虑社区与轨道交通、公共交通的距离,尽量选择轨道交通方便的位置规划社区建设。 在规划小区停车位时,实行人车分流,建地下车库并在小区门口出入,小区内不设立停车位,达到汽车在小区的二氧化碳零排放。
其二倡议人们在几公里范围内通过走步、 自行车等工具实现低碳出行,但如果到更远的地方,才选择公共交通或者自驾车出行的方式。
其三推动建设汽车俱乐部。 通过建设汽车俱乐部统一满足使用,错时使用汽车,通过便捷多元的经营方式,为居民提供便利的服务,有利于减少私家车的持有量。
3、做好城市小区教育规划
教育出行,在碳排放数量中往往占了很大一部分,主要是我国的城市社区普遍出现教育质量不均衡的情况, 而我国的家长普遍重视教育, 都想把孩子送到教育质量比较好的重点学校学习,导致就地入学比例偏低。 这种教育出行的同时,私家车也占了很大份额。 如果统筹规划教育资源,新建大型社区的教育质量能购得到保障, 这样就可以实现教育出行的低碳零排放。
4、搞好城市小区绿化建设
4.1 落实政府规定的住宅小区的绿化率
住宅小区绿化率不低于 30%,集中绿化不小于 10%。而很多小区达不到这个标准。 建设一个 25m2 的草坪可将一个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全部吸收,转化为氧气。 印度加尔各答农业大学的一位教授对一棵树算了两笔不同的账:一棵正常生长 50 年的树,按市场上的木材价值计算,那么最多值 300 多美元,但是如果按照它的生态效益来计算 , 每年可以生产出价值31250 美元的氧气和价值 2500 美元的蛋白质,同时可以减轻大气污染(价值 62500 美元),涵养水源(价值 31250 美元),还可以为鸟类及其他动物提供栖息环境(价值 31250 美元),等等,将这些价值综合在一起,一棵树的价值就达到 20 万美元了。
4.2 选用树种和花卉要恰当
尽量选用固碳能力较高的乡土树种和花卉, 少用人工草坪。 小区植物配置应注重乔、灌、草立体群落结构的组成,在垂直空间上注重乔灌木与地被植物及草类的搭配, 达到植物的抗逆性与多样性的结合。
5、注重资源的循环利用
循环经济是一种范式革 命,遵 循“减 量 化、再 使 用、再 循环”原则,是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最终实现“最佳生产、最适消费、最少废弃”[7]。
“零排放社区”最大的特色就是“自给自足”。 在制冷和供热方面,所有住宅都坐北朝南,以便最大限度地从阳光中采集热量, 利用太阳能光伏板和热力电力转化器收集足够的电能供给建筑屋的日常使用, 收集的热能将转化为建筑制冷的动力,同时利用太阳和导热材料采暖,精心选择建筑材料建设阳光房并巧妙地循环使用热能,能保存从阳光中吸收的热量,转化为室内热能; 在小区内非饮用水供应方面采用雨水收集系统;在社区照明方面通过安装太阳能街灯或风能光能互补灯;在家庭用热水需求方面通过安装太阳能热水板; 在家庭照明方面,墙面附着特殊荧光涂料,白天储存太阳能量在夜间释放荧光,减少照明能耗。 几乎不消耗化石能源。
垃圾处理商通过垃圾分类、回收,食物残渣和有机肥料发酵产生沼气能源,可以产生电和热,沼气提纯后还可以替代汽车用汽油和柴油,作为车用燃料使用;风能装置提供被动式风助力通风和热回收;用布袋而不用塑料袋买菜;使用无磷洗衣粉;拒绝购买过度包装的物品……
6、强化城市小区居民的低碳节能意识
在广大群众中做节能宣传教育工作, 对居民在观念上引导,使广大居民了解低碳生态生活的重要意义和紧迫性,建立自觉节约资源、低碳消费、绿色出行的意识[8]。
首先政府将低碳节能意义、行动要求、相关奖励条例,通过电视、报纸、社区宣转栏等多种媒体广泛宣传,做到家喻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