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协作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近年来,我国纺织行业实现了从量到质的飞跃,形成了全球规模最大、配套最完整、不断转型升级的中国纺织产业链。但纺织业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尤其是“双碳”战略的落地对行业绿色发展提出了刚性要求。这意味着经济价值不再是行业发展的唯一追求,社会价值与绿色价值的创造也同等重要,这种形势下,我国纺织行业正面临着全新的机遇与挑战——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成为必然选择,ESG理念实践正在慢慢走向舞台中央。
近日,在上海举办的中国纺织服装行业ESG标准高峰论坛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李陵申认为,ESG作为一种评价体系,是投资者系统全面评估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方式,也是纺织企业永续发展与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理由有三个:
首先,ESG建设将成为我国纺织行业企业抗衡国际贸易规则的重要手段。以欧盟和美国为首的世界发达经济体正在制定并实施以绿色低碳为核心的贸易规则,在可持续原材料、产品、供应链等方面对我国纺织行业ESG建设提出现实要求。要巩固中国纺织在国际纺织供应链的龙头地位,ESG将是必要前提。
第二,ESG建设为我国纺织企业赢得资本市场长期认可带来重要机遇。当前ESG投资在全球资本市场持续升温,全球ESG投资规模已超过全球资产管理总规模的三分之一,可持续价值化进程加快。中国有超过100家纺织服装上市企业,吸引着大量国际资本,“义利兼顾”必然是未来投资者与企业的共同选择。
第三,ESG建设是我国纺织行业向可持续时尚转变的重要方式。一方面,纺织行业作为消费品行业三大支柱之一,可持续时尚已成为新消费风向,更安全、更绿色、可追溯、可再生的产品将受到消费者青睐;另一方面,可持续时尚将成为中国品牌的形象标签,2021年全球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信任指数较2019年上升了6个百分点,是全球增量最高的国家。ESG为中国纺织行业带来了激发市场潜力、树立品牌形象的最好时机。
面对国际风云变幻,作为行业工作的引领者,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一直以开放的姿态拥抱变化,引导行业融入全球、服务全球。中国纺联曾开创了中国行业社会责任实践的先河,于2006年发布首份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社会责任报告,并于2008年开创性地发布《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纲要》以及中国首个行业自律性社会责任管理体系《CSC9000T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
近年来,随着市场机构对绿色金融考核、机构投资者对ESG概念的关注度提高,国内外监管市场、资本市场以及消费市场对规范ESG披露、提升信息穿透力与改善披露质量的呼声不断高涨。
面对新的形势变化,李会长认为,从ESG披露的标准建设来看,多种国家主流ESG的披露标准正在归一,国内披露要求也不断趋严,未来强制性披露已成为必然。但目前国际标准大多未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实际,中国纺织企业尚且难以达到全部披露要求;并且标准大多对纺织行业实质性体现不足,缺乏中国特色与行业特色。
因此,“中国纺联紧跟形势,将中国纺织行业ESG披露标准建设工作提上日程,旨在制定与国际接轨,且具有中国特色与行业特色的ESG体系,助力企业ESG实践在全球资本市场中获得认可、赢得支持。”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