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无人机、走航、地基遥感监测是获取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及其排放来源的重要技术手段。
卫星遥感监测
以遥感卫星为平台,在几百公里甚至更远距离外的太空,可以实现对地球大气的大范围观测。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拥有独特的光谱特性,就像我们每个人都有独一无二的指纹。利用温室气体的指纹光伏,就能从卫星观测数据里获取温室气体浓度分布。因此,可以用卫星来捕捉温室气体的含量及变化。
目前,国际上用于监测温室气体的在轨卫星,国外主要有美国的OCO卫星、日本的GOSAT卫星,欧洲的Sentinel-5P卫星、加拿大的GHGsat卫星等,其中GHGsat具有几十米的高空间分辨率,可以有效监测甲烷等异常排放源。我国主要有碳卫星、高光谱观测卫星和大气环境监测卫星等。
无人机监测
利用无人机飞行平台搭载高精度温室气体监测设备,可实时、动态获取局部或广阔区域的温室气体三维浓度分布情况。结合气象要素监测及碳排放反演模型,可进一步开展区域碳排放量评估。
走航监测
利用温室气体走航监测车搭载高精度、高灵敏度温室气体探测设备,可实现城市、工业园区、重点企业的温室气体(CO2、CH4、N2O等)在线监测评估,精准定位碳排源,快速高效服务温室气体控排监管。
地基遥感监测
通过在监测区域边界处布设地基高分辨率光谱仪器监测点、结合实地的地形、地貌及风速、风向等信息,可监测重点企业及排放区域的温室气体柱浓度并估算碳排量。利用地基遥感高精度温室气体柱浓度监测结果可对卫星遥感监测产品进行精度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