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上午,《合肥高新区工业企业碳积分试点实施方案》发布,聚焦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探索实施工业企业碳积分试点,以点带面推动园区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此前,国内尚无园区层面的以工...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意义重大,引领我国及时实施低碳转型,以低碳创新推动可持续发展,社会文明形态将逐步由工业文明进入生态文明。双碳目标也将倒逼产业结构调整,及时抑制发展高耗能产业...
2023年3月15日,生态环境部印发了《2021、2022年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发电行业)》(以下简称《2021、2022配额方案》),与《2019、2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态环境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环境局,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 为加快推进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全国碳市场)建设,我部编制...
3月13日,由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评级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评级专家委员会”)牵头编制的《中国企业ESG报告评级标准(2023)》(以下简称《ESG报告评级标准》)正式发布。评级专...
海洋碳库 海洋对于减缓气候变化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海洋碳库约是陆地碳库的20倍,且海洋碳储藏时间尺度比陆地生态系统长的多。全球大洋吸收了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排放CO2总量的1/3,目前...
卫星、无人机、走航、地基遥感监测是获取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及其排放来源的重要技术手段。 卫星遥感监测 以遥感卫星为平台,在几百公里甚至更远距离外的太空,可以实现对地球大气的大范围观测...
1、生态系统碳汇监测 2、大气温室气体监测 3、碳遥感监测(无人机监测、走航监测、地基遥感监测) 4、海洋与滨海湿地碳源汇监测
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升高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前后,国内外开始监测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逐步形成了全球-区域-国家-城市等不同尺度的监测网络。目前世界气象...
1、对土地生态类型及变化进行监测; 2、开展生态地面监测,在生态系统样地对生物量、植物群落物种组成、结构与功能进行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