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碳中和产业链的核心产业结构从碳排放到碳吸收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前端加强能源结构调整,用低碳和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提高中部节能减排水平,包括产业结构转型、提高能源效率、加强低碳技术研发和完善低碳发展机制;提升后端资源循环利用水平,落实生产者责任制度,推进资源性产品循环利用;加强自然循环端的生态碳汇,包括开展国土绿化,增加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增强草原、绿地、湖泊、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增加碳吸收。
目前国内碳中和行业上市公司主要有三峡能源(600905。SH)、隆基(601012。SH)、长江电力(600900。SH)和远大环保(600292)。
碳中和产业链全景梳理:碳交易成为重要环节
此外,碳交易作为碳中和发展的重要环节,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碳交易的基本原理是合同的一方通过向另一方付款获得温室气体减排量,买方可以用购买的减排量减缓温室效应,从而实现其减排目标。
目前中国替代产业链前端能源的代表企业有三峡能源、华能国际、长江电力、中国核电等。节能减排的中端代表企业有包钢、万华化工、AVIC机电、东方电气等。后端吸碳代表企业有福建金森、远大环保、青山纸业、永安林业等。碳交易环节的代表企业有中成碳资产、上海环境、恒生电子、中材节能等。
碳中性产业链区域热力图:北京最集中。
从代表企业分布来看,北京的代表企业数量最多,如三峡能源、华能国际、长江电力、中国核电、中成碳资产等。
碳中和行业代表性企业的业务发展
目前,碳中和工业能源替代产业链上的企业中,华能国际和长江电力在装机容量上处于较高水平;节能减排产业链上的企业中,包钢、河钢都提出了2050年碳中和的发展规划。
碳中和行业代表性企业的最新投资动向
2021年以来,碳中和行业代表性企业的投资动向主要有收购公司拓展业务、通过增资子公司投资清洁能源项目、万能电力成立全资能源贸易公司等。
中国碳中和行业市场前景如何?智研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碳中和产业投资机会与投融资策略建议分析报告》详细分析了中国碳中和能资源潜力、中国碳中和产业政策、国内外中国碳中和能源开发利用技术、中国碳中和能利用产业发展、中国碳中和能源重点企业经营、中国碳中和能源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规划等,帮助企业和投资者了解中国碳中和能源行业市场投资价值。
原标题:中国碳中和产业投资机会与投融资策略建议分析报告